世界互联网大会|“水月红云”托起“春蚕”前行

时间:2019-10-21 15:53:01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图片

图说: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 特派记者毛丽君 摄

如果说在乌镇落地的高科技项目汇聚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智慧,那么,一定少不了上海面孔。作为“互联网之光”博览会举办展馆的乌镇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这个由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袁烽团队设计、建造的建筑,是人机共建的创新实验和实践,也是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里的“上海智慧”。

场馆由5段连续弧线组成,采用“一拱一链”的结构,形似一只昂首前行的春蚕,有互联网新技术破茧成蝶的美好寓意。场馆以黑白两色为主基调,面积达2万平方米,偌大的空间内部没有一根立柱。屋面铺设的70万片小青瓦和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场馆的乌镇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遥相呼应。新展馆还通过数字化管控运用,采用人脸识别等多种智能技术,是一个高度智能化场馆。

在展馆东侧立面,“水亭““月亭”“红亭”“云亭”4个展厅共同构建“水月红云”江南水乡的诗意画卷,也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建筑机器人实验项目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以红砖为材料的水亭,墙面各段均由建筑机器人在现场进行批量化与自动化预制,建造现场只有操控机器人的技术人员,实现整个建造过程无人化。这一先锋技术在保证墙体形态精确砌筑的同时,也在短短一周内完成了全部墙体的砌筑工作,充分展现了机器和算法等智能建造技艺的效率之高、优势之大。

同样以传统红砖为材料的红亭,是互联网大道中以“智能建造”为主题的景观通廊的点睛之笔。针对传统砖结构建筑在建造过程中由大量模板系统带来的建造速度慢、材料浪费严重等问题,红亭的建造首次引入建筑机器人3D打印的最新建造技术,最大程度实现建筑材料的绿色可持续性。

对于观众来说,场馆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错过、践行未来建筑趋势的最佳展品。


推荐阅读:吉林之声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