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经济发展与环境并非“牺牲”关系

时间:2019-10-21 15:57:18 来源:互联网 阅读:-

就在国庆前夕,国发院和能源基金会一起办了第三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对话。经济学界和环保气候学界的学者们一起交流。这篇文章是林毅夫老师的发言。我印象深刻的是:

第一,经济发展与环境并非互为“牺牲”关系,要有发展和辩证的眼光。两者可能存在阶段性失调,但最高关系是统一。

第二,环境权是全球的基本权利,发展权也是。贫富差距过大带来的社会问题未必小于环境问题,因此不要轻易以环境权限制发展权。

第三,环境问题是全球长期累积的问题,不是瞬时问题。治理环境还应该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当然,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环境保护与能源革命上多尽力利人利己。

推荐此文一方面为环境与气候问题补充一个经济学角度的认知,另一方面是因为林老师演讲背后的思考逻辑别有一番意义。无论生活中,还是管理上,过于简单地归因,深坠理念的陷阱,才是我们最应该警惕的。


林毅夫:经济发展与环境并非“牺牲”关系

我想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角度来谈今天的主题“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能源革命、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战略”中几个关键词的内部逻辑,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众所周知,经济发展的一个表现就是收入水平不断提升。收入水平要不断提升,就要靠劳动生产率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要不断提高,基础就是技术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比如一个低收入国家,其产业主要是农业,当它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主要产业会变成为制造业,到高收入阶段,主要产业将以服务业为主。

现代化过程不仅体现为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每个产业所用的技术也在不断变化。比如农业,低收入的传统农业一般用农户自留的种子和农家肥,变成现代农业以后,升级为改良的品种、化肥、农机等。制造业也是,传统制造业是手工作坊,使用简单的工具,现代化制造业所用的机器设备越来越多,对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高。

总体而言,农业的能源使用和排放密度低于制造业,服务业的能源使用和排放密度也低于制造业。传统技术的能源使用密度和排放密度都接近于零,但现代化技术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中的能源密度和排放密度都越来越高。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在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环境的倒U形曲线——刚开始都是青山绿水,但非常穷;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主导产业转向制造业,同时农业使用现代化技术,能源和排放密度提高,因此环境随之恶化。当一国慢慢进入高收入阶段,主导产业变成服务业为主。服务业不需要用太多机器设备,以人力投入为主,对电力、交通等要求下降,单位产值的能源密度和排放密度又开始下降,环境相应得到改善。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更多的资源和手段来治理环境。


推荐阅读:金昌都市网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